【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要論】
百年黨史🕺🏿,波瀾壯闊,氣勢恢宏,蘊含著磅礴力量和無窮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豪情滿懷、催人奮進。講話站在大歷史觀的高度,系統回顧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歷程,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把握歷史大勢♒️,探究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提出因應大變局的戰略策略👩🏻🦽🧟♂️,為奮進新時代📣🥸,邁上新征程🧚🏼♂️,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百年黨史中判斷和把握歷史大勢,找準歷史方位,抓住歷史機遇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在一百年的奮鬥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𓀊,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於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是我們黨始終掌握事業發展歷史主動的重要原因🧚。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人類進步發展的歷程中,十五世紀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資本主義的觸角開始伸向世界各地,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鴉片戰爭前,中國的封建統治階級懷著“天朝上國”的美夢,消極看待世界發展潮流,處於落伍於時代的窘境。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它代表著世界發展的新潮流🧑🏻🤝🧑🏻。毛澤東同誌曾奮筆疾書:“時機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順他的生,逆他的死。”“時代已更,則須別有適應此時代之新生活。”在那樣一個激流湧動的時代,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習近平總書記精辟地指出🍊:“十月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的興起🛸👴,就是當時的世界大勢💊。我們黨從這個世界大勢中產生,走在了時代前列。”
“人間正道是滄桑”🤹🏿♀️。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磨難🧑🏼🏫,瀕臨絕境,但沒有被打垮,沒有被“開除球籍”,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始終站在人類正義事業的正確方向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也是順應時代大潮的產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格局🍧,促進了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發展,世界殖民體系徹底瓦解。“新中國就是沐浴著這個東風誕生並站住了腳的”🏌🏿。新中國的誕生🚰,不僅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也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深刻指出🤘🏽:“根據對世界大勢的這些分析,以及對我們周圍環境的分析,我們改變了原來認為戰爭的危險很迫近的看法。”“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正是對世界大勢作出了準確判斷🙍🏽♂️,我們黨確立了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認識,才有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的轉移🧗🏻🧖,才有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的開啟。短短幾十年間⌨️,中國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巨大改善👥,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歷史大勢作出一系列科學判斷:“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不可逆轉,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世界經濟時有波折起伏,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融合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大國領袖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為我們在順應歷史大勢中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提供了根本遵循。盡管我們仍面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但只要立足現實,把握好歷史大勢🛕,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在新的偉大征程中鑄就新的輝煌、創造新的偉業。
從百年黨史中分析和把握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系,掌握歷史規律🚣🏻♂️,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這一重要論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改革開放史、新中國史及中國共產黨歷史聯系在一起,而且上溯到中國近代史乃至中華文明史🏬🤾♂️,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實踐基礎,是運用大歷史觀科學分析和看待問題的集中體現🤐。
從大歷史觀看,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史,就是推進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從未中斷過的民族。中華文明星河璀璨,長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近代卻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那時起,實現民族復興就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鬥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奇跡,鑄就新的歷史輝煌,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攀升,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發展進程。
從大歷史觀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史👩🏻🍼,就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系統闡述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實現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開啟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社會主義一路高歌猛進,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世界面貌和歷史進程。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進入低潮的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以深沉的使命責任意識和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高揚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在中國大地的社會主義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如同前行道路上的指南針📧,引領著中國人民戰勝困難挑戰,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中國共產黨人在21世紀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從大歷史觀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推動和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追求發展與繁榮的歷史🍖。如今✊,全球範圍內的人們之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誌曾說:“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定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我們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為推動人類共同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我們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世界不斷貢獻中國力量。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各種風險和嚴峻挑戰💅🏿,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懷🐓,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對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前途命運產生深刻影響。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我們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的發展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從百年黨史中培養和掌握歷史思維,錘煉歷史眼光,強化歷史擔當
大歷史觀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學習歷史、運用歷史的科學態度〽️,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具體運用和創新發展✡️,為我們在新時代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理論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樹立大歷史觀必須堅持從戰略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只有胸懷全局👨🏽🚒,才能科學謀劃。毛澤東同誌強調🌓:“我們的同誌要註意,要看大的東西,要看普遍的大量的東西。”“凡是政策上犯錯誤的🏷🛑,一定是大東西看不見。”進入新時代✤,面對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宏大的歷史視野體現在了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在談到如何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觀察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視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在談及如何評價五四運動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大歷史觀🤹🏻♂️,把五四運動放到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來認識和把握。”在談到如何看待新時代“三農”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這是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高度提出的重要要求。
樹立大歷史觀必須堅持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歷史是連續的🏌🏼♂️,不能把研究對象靜止化🫶🏻。人類社會一直處於發展變動狀態,這是最基本的歷史實際。毛澤東同誌當年在談到如何學習黨的歷史時🧔🏽🫷🏿,提出要用“古今中外法”全面地看待歷史🧘,“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問題發生的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把問題當作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歷史過程去研究”。歷史是由人物和事件構成的連續性的變化。人物和事件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衰亡的過程。觀察問題目光要長遠,不能局限於一時一事🛶,不能基於個別時段的歷史現象輕率地做出歷史結論,要堅持將研究對象置於較長的歷史時期冷靜觀察⛹🏻,深入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
樹立大歷史觀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歷史🐪,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奮鬥歷程🧑🏿🦳,生動展現出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實事求是是認識真理的基本途徑,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堅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看待問題✌🏻,堅持把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樹立大歷史觀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是樹立大歷史觀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我們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個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7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體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奮鬥,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新的征程上,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始終是我們黨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我們要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匯集和激發磅礴力量,努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不辜負歷史和人民的巨大信任和深切期望🙎。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万泰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
- 上一篇:黨的偉大精神永遠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 下一篇:始終保持旺盛生機和活力